一方面,大多数本科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学科内容往往比较单一,成为一名真正的跨学科人才需要在研究生阶段补充扎实的跨学科知识。
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一套更适合我国油气行业需求的自主知识产权钻井软件,部分算法及功能超越了国外水平,缓解了我国油气钻井软件的卡脖子问题。于是,我就报考了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没想到又被调剂到了地质工程专业。
供养一个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已经穷尽了力量,大学生活费又成了一个问题。从回国那天起,我就立下奋斗目标:要努力打造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技术和软件体系,推动我国油气钻井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在大学里,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的几位贵人——张祖培、孙友宏、陈宝义、王清岩等老师,把我从门外汉带进了地质工程领域的大门。为了减轻生活费压力,我接了好几个学科的家教。长江大学供图 好不容易走出农村,我把学习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赴美那天,由于飞机延误,直到中午12点,我和同行的好友才抵达机场,这一天万里无云,阳光灿烂。
在后来的一次次集体活动中,她竟然没有嫌弃我这辆没有空调、经常抛锚的破车。我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每天扛着管钳、扳手等工具更换管线、调试阀门等。事实上,中国有关这方面研究的队伍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最大的,虽然其他国家的研究队伍很小,但他们在国际上发声较多,AFA的创建和AMF的召开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发声的机会,大大提升了我国和亚洲在铁电学方面的国际学术地位,也为青年学者打造了深度交流和合作的舞台,引导了我国和亚洲铁电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而AMEC是在姚熹的建议推动下产生了变革,让这个原以日本为主导的亚洲电子陶瓷会议变成了定期举办的系列化国际会议,每两年在亚洲地区轮流举行一次。863计划七五评审组曾评价:此项研究工作具有创造性,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水平。姚熹从高中起就学着自己组装无线电收音机,坏了就自己修,上世纪70年代还曾成功组装过电视机他回忆,这些兴趣爱好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让他始终坚信那些看起来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经过潜心研究总能找到办法,做到精益求精。评选前克劳斯曾对姚熹说,这就像将一头骆驼从针眼里穿过去一样难。
没有设备就自己制造,没有技术就自己摸索,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他们一边设计与制造关键的工艺装备,一边进行调试安装与工艺摸索。交通大学的学风对姚熹影响深远,有两位老师给他的印象尤其深刻。
我最近看到了一则报道,很有感触。希望同学们也能把前人说过的真理,把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深深地印在心里,贯彻到学习中去。一次姚熹到欧洲参加IMF后,有了在中国开会的想法。我的办法是给自己定一个高标准,强迫自己去完成,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
提升我国材料科学国际影响力 当学问做到一定境界,便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他的大格局体现在他葆有胸怀大局的眼界、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学者发展提供机会,不断向中国乃至世界铁电陶瓷领域传递中国科学家的声音。我认为交大的优良学风应该包括勤奋、严谨、求实和创新这几方面。他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在科技方面有突出成就而获诺贝尔奖的人。
第二点是对自己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在这方面我得益于交大的传统甚多。在姚熹的学术经历中,周惠久院士、严东生院士、殷之文院士、李家治先生以及师昌绪院士、李恒德院士等老科学家都给予他指导、帮助、支持,给他提供机会、资料等。
姚熹不仅深耕铁电陶瓷领域研究,还努力使中国电子陶瓷研究国际化、前沿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姚熹就积极推荐团队青年教师参与承担863计划课题研究,并推荐他们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进修访问。
之后,姚熹选择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高标准、严要求是交大的一个优良传统,老师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同学们对自己首先要高标准、严要求。我所说的都不算是什么新东西。一位是教电介质物理的陈季丹先生,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悉心收集资料,还坚持给学生开实验课。他在参加国际会议作报告时,常常不是以自己团队的工作为基础介绍,而是从整个中国铁电和压电包括电介质陶瓷的发展角度,系统梳理中国铁电陶瓷领域发展现状,介绍中国相关领域学者最新成果。他说,做材料、做陶瓷要超越炒菜思路,不是简单添加元素观察影响,而是追求科学问题简单化,如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应该从什么路线去寻找,或者发现一种新的物质,应该用什么样的论据判断它有什么应用,要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机理。
姚熹的好友、瑞士科学院院士Nava Setter曾表示,姚院士的学生遍布全球各地,这反映了姚院士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成绩。主持建立西安交通大学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教育部电子陶瓷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等科研基地。
▲1980年3月,姚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曾表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陶瓷材料配方的改善,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规律,实际上其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报道写的是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席拉迈尔教授的一席讲话,他说:诺贝尔基金会时刻注视着拥有10亿人口的中国,追踪着它的科技发展形势,盼望中国人荣获诺贝尔奖。
西迁创业 由于品学兼优,1957年7月姚熹从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后又随校迁到陕西西安。想做好研究工作,要以辩证法作为正确的思想指导,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踏实肯干的作风、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怕艰苦的意志,还要有前沿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可能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得更好、做得最好。文革期间,他利用间隙查阅英文资料研究晶体管,文革后,他主持制定第四机械工业部的固定电容器高频参数测试标准被采纳,之后被确定为国家标准,并获得国家标准总局一等奖。延伸阅读 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 ■姚熹 我想谈谈继承和发扬交大优良学风的问题。
3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们又走过了非常复杂和曲折的道路,才赢得了今天这样一个顺利发展的局面,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主要由你们这一代人来实现。斯大林说得好: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
姚熹曾对正在和即将从事科研工作的后辈谈他的人生感悟。我们这一代人心甘情愿地做你们的梯子,让你们踩在我们的肩上,去实现千千万万的革命家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回国后短短4年时间,他先后为研究生开设4门全新的学位课程,共指导了5名博士生和20名硕士生。在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下,他提出了微畴-宏畴转变的设想,这一发现被学界认为是弛豫型铁电体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让他首次意识到材料的纳米结构对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该设备运到沈阳后,按照技术要求和指标通过了考核鉴定。(节选自1986年3月31日《西安交大》校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科学报》 (2023-08-04 第4版 印刻)。初中时父亲送给他一些邮票,这使他慢慢对集邮产生了兴趣。在得知当选后,姚熹颇感意外,粲然一笑,骆驼终于穿过了针眼。
100多年来,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姚熹的父亲还是一名无线电爱好者。
1963年,姚熹根据多年讲授经验归纳总结编写《特种电瓷》讲义、《无机电介质》上下两册,共60万字,其中《无机电介质》被中国科学院用作来华留学的外国研究生教材。姚熹开始以为实验做错了,又多次重复实验。
姚熹教授为开拓和推动这一研究方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我的一切属于祖国,我的一切为了祖国。
如果按第二种解释,义就是善的标准。 [阅读]
真、善、美一直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理想价值,其中既有功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但就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而言,它更关心内在价值。 [阅读]
比较而言,程颐强调的是体用之间的区别,以至说出体用自殊,安得不为二乎[6]这样的话。 [阅读]
也许正因为如此,荀子才有所谓瞀儒们在接受、传播思孟学说时,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之说。 [阅读]
有私人情感,有普遍情感。 [阅读]
抛开框架性的东西、概念性的东西,我们去面对真实的问题,面对一个经典或者一种事实,或者我们的感受,加以解决。 [阅读]
问:知觉是心之灵固如此,抑气之为邪?曰:不专是气,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 [阅读]
政治体制沿袭了秦制,但是,儒学的命运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阅读]